免费欧美亚洲激情视频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测量仪(测量显微镜)的试验操作步骤
免费欧美亚洲激情视频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测量仪(测量显微镜)的试验操作步骤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(如 GB/T 2951.11-2021),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。以下是详细操作流程:
一、试验前准备
1、样品制备
1.1从待测试的电线电缆上截取代表性样品,长度需满足测量需求(通常圆形电缆取 100mm 以上,确保包含可能的Z小厚度点)。1.2若测量绝缘层Z小厚度,需剥离样品一端的导体或隔离层,保留完整绝缘管;若测量平均厚度,需保留带导体的完整样品。1.3对绝缘管进行切割:使用锋利刀片(如美工刀、切片机)将绝缘管沿轴向对切,确保截面平整、无毛刺(避免切割变形影响测量),B要时用砂纸轻微打磨截面。
2、仪器检查与校准
2.1检查测量显微镜的光学系统(镜头、光源)是否清洁,若有污渍用Z用镜头纸擦拭。2.2确认仪器处于水平状态,避免振动干扰;打开电源,调整光源亮度(通常为透射光或反射光,根据样品材质选择)。2.3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:使用标准量块(如 0.1mm、1mm 等)放置于载物台,通过调整焦距和测量标尺,确保读数与标准值一致,误差需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 ±0.001mm)。
3、环境条件
确保试验环境温度稳定在 23±5℃,样品、仪器与环境达到热平衡(通常放置 30 分钟以上),避免温度变化导致的材料热胀冷缩影响测量。
二、平均厚度测量步骤(适用于带导体的完整样品)
1、样品固定
将带导体的电缆样品水平放置于载物台的 V 型槽或Z用夹具中,确保样品轴线与显微镜光轴平行,用夹具轻轻固定(避免挤压变形)。
2、定位与观察
2.1旋转载物台或移动样品,在显微镜下找到电缆的横截面(通过调焦旋钮使绝缘层内外表面清晰成像)。2.2选择 5 个均匀分布的测量点(如沿样品长度方向每隔 20-100mm 取一点,具体按标准要求),每个点需测量绝缘层的Z大外径和Z小外径。
3、读数记录
3.1移动显微镜的测量标尺(或通过电子数显装置),使十字光标依次对齐绝缘层外表面的Z大点和Z小点,记录外径数值(J确至 0.002mm)。3.2同理,测量同一位置导体或隔离层的Z大外径和Z小外径,记录数值。
4、计算平均厚度
4.1每个测量点的绝缘厚度 =(绝缘外径平均值 - 导体 / 隔离层外径平均值)÷ 2。4.2取 5 个点的厚度平均值,修约至 0.01mm,即为绝缘层的平均厚度。
三、Z小厚度测量步骤(适用于剥离导体后的绝缘管)
1、样品放置
将对切后的绝缘管截面朝上,平放在载物台Z央,确保截面与显微镜光轴垂直,用压片固定(避免滑动)。
2、寻找Z小厚度点
2.1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(通常 200-400 倍),清晰观察绝缘管的内、外表面边界。2.2缓慢移动载物台,沿绝缘管截面边缘扫描,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薄点(如挤出缺陷、偏心处)。
3、J确测量
3.1当找到疑似Z小厚度点时,将十字光标对齐绝缘层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对应点,读取两点间的距离(即该位置的厚度)。3.2旋转绝缘管 180°,在对称位置重复测量,确认是否为Z小点;至少测量 2 个不同样品段,取所有测量值中的Z小值(J确至 0.01mm)。
四、数据处理与记录
1、数据整理
1.1汇总所有测量值,按标准要求计算平均厚度、Z小厚度,并检查是否符合产品标准中的限值(如Z小厚度不得低于规定值的 90%-0.1mm,具体按电缆型号确定)。1.2若仪器配备软件,可通过图像分析功能自动识别边界并计算厚度,减少人工误差。
2、结果判定
若平均厚度和Z小厚度均满足标准要求,则判定合格;若任一指标不达标,需标记不合格项并记录缺陷位置。
3、报告存档
记录样品信息(型号、规格、批次)、测量环境、仪器型号、测量数据、平均值、Z小值及判定结果,B要时保存截面图像作为佐证。
五、试验后整理
1、关闭仪器电源,清洁载物台和夹具,将样品妥善保存(如需复检)。
2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(如润滑导轨、校准精度),确保下次使用正常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规范完成电线电缆绝缘厚度的测量,确保数据准确反映产品质量,满足生产检验和质量追溯需求。操作时需注意轻拿轻放样品,避免光学部件受损,同时严格遵循标准中的细节要求(如测量点数量、压力控制等)。要想了解更详细的试验操作步骤,可随时联系河北天棋星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。